精装房,想说爱你不容易
发布时间:2019-08-02 信息来源:古镇灯饰报
2019年1-5月,全国精/全装修商品住宅开盘量已达99.5万套,同比增长20%。高歌猛进的背后,除了传来灯饰照明企业进军房地产市场的声音外,市场上也有不少人士感叹,没有相应的供应商产品质量保证体系,推行精/全装修成品住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对消费者也是一种伤害。
对消费者而言,精/全装修成品住房存在价格虚高、品牌虚假、选择虚无、标准虚脱的陷阱,所以市场不买账;对政府监管部门而言,精/全装修成品住房存在质监无力、审图无法、品质无度、投诉无门的困难,其中造成了二次装修的浪费,交付周期无序的客观事实。
重重困难、阻力多多,看似在房产政策的调控下,精/全装修成品住房成为了一种趋势,但由于现行模式没有解决个性化与标准化的矛盾,全装修成品住房推广阻力并不小。那么,市场到底待不待见精/全装修成品住房呢?
部分消费者觉得“精装房”坑
开展全装修成品住房工作,原则上是为了符合降低建筑能耗、节能环保的发展理念,引导市场规范化运行、顺应商业文明发展,改善百姓生活质量、居住环境。但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高歌猛进和商品房销售模式的转变,商品房质量纠纷越来越集中于精装房交付环节,“交房必返修”几乎成为常态,一些地方动辄出现购房业主集体维权的事例。
交付标准含糊是首因
对于什么是“精装房”?政府、老百姓的理解都存在一定差异。政府口中的“全装修房”或“精装房”只是基本功能的实现和基本的装饰,并非老百姓所理解的“精美”、“豪华”乃至家具电器全配的“精装修”。现行法律法规都是在以毛坯房作为主流产品时代所制定的,未直接对精装
修房质量标准作出规定。
虽说,现今杭州、南京等地的监管部门都有要求开发商在《商品房预售方案》中单独载明装修价格标准。然而,购房者在和开发商对簿公堂时,开发商会说,《预售方案》中的装修价格仅为房屋装饰造价预算,这和装修交付标准是两码事。装饰造价不只包括装修材料、装饰部品采购,还包括其他配套工程以及管理费、人工费,而且采购价格还受到采购渠道和市场波动的影响。
总而言之,法律法规上没说装修造价就是交付标准,没有统一标准则无统一判决。
开发商的“钻营”是重要因素
“房地产开发”包括土地开发和房屋开发,是由诸多工程项目组成的,房屋总价是一个综合价格,正因这一特殊性,为开发商“钻营”提供了便利:既然不同造价成本转移合法合理,那在内装环节搞点乾坤大挪移,不也顺理成章吗?一是部分合同没有标明装修中使用的品牌/型号部件;二是通过委托装修协议,把义务转移给第三方来承担。
基层执法现状成为开发商的神助攻
精装修的投诉中,货不对版占据了大头。在整个购房过程中,往往置业顾问都是先带领购房者到高大上的样板房查看。但《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也为此开了“后门”:开发商对样板房没有作说明,那么样板房就是交付标准,但作出说明的除外。这样以来,有点“头脑”的开发商就会在样板房中作说明“样板房仅供参考,不是实际交付标准”。
可一些基层执法的市场监管部门则觉得,既然开发商按规定明确提示了,自然就不是虚假宣传,这样一来就没有处罚依据,若有经济纠纷则要购房者找法院去。
正因以上种种原因,共同造就了“精装房”市场怪相:开发商宣传往往高大上,但现实却很“坑”。
部分开发商觉得“精装房”慌
2017年12月28日,针对10余户购房者起诉南京富力退还装修价差案,南京中院在原一审和二审均驳回购房者诉讼请求的基础上,再审改判,要求富力地产退还每户购房者20万元左右的装修价差。
判决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行业和社会的极大关注,不少以前并未关注此问题的购房者也纷纷效仿此案例中富力业主的诉请,拒绝收房,要求进行装修核价并退还差价。有些楼盘甚至出现上午开盘,下午维权的情况,成为了现今开发商惊慌的一个极大不稳定因素。
2018年8月,因房价上涨后,西安房地产开发商举报自己当初无证销售,并将不愿意退房的业主告上法庭,让全国的网友见识了一把开发商的“神操作”。
今年3月,中粮地产、中建地产、新城、雅居乐等9家房企向江苏省高院院长夏道虎联名上书,要求维护精装房交易稳定,在后续此类案件中慎重考虑判赔装修差价,避免恶意诉讼造成群体事件。联名上书的文中甚至还提到,2016 年至 2018 年期间,南京市各区县上市的精装房数量约为11.4万套,目前已经发生群体客诉纠纷的项目比进入诉讼的项目更多,不排除将来这些客诉的客户提起诉讼的可能。
当前,针对“精/全装修成品住房”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各地政府也连忙推出相关政策,如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印发并实施《成都市成品住宅装饰装修工程质量管理措施》。随着全国成品房交付的楼盘占比越来越高,在限价之下,很多人担心开发商利润不够,“减配”来凑,最后“精装”变“惊装”,但是从现在看来,担惊受怕的不只有购房者,开发商也担心上房后被维权,或是面临巨额赔偿。
灯饰照明商户喜忧参半
对于未来精装房的发展趋势,不少地产分析员均认为,精装房是未来的一个趋势,从开发商的角度来说,精装修一方面能增加房子的附加值,是卖点之一,另一方面增加开发商的利润,在目前低迷是市场环境下,精装修可能就是部分开发商的救命稻草。
作为终端服务者,一些社会资源较好的经销商也成为当下部分精装房开发商的合作目标。且一些比较小的精装修楼盘的开发商也更愿意选择与当地经销商合作,虽然和厂家合作价格更低,但是从资金运营的角度来说,小规模的开发商跟电工照明类厂家合作,需现款现货,但电工照明类经销商的垫款对他们的资金运转起到了至关重要。因此也有不少经销商会接到一些比较小的精装修楼盘。
然而精装修工程垫款,风险转移到了经销商身上。专门做工程渠道的经销商也曾向笔者表示,这两年,由于受到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影响,工程项目,尤其是楼盘开发商,电工照明类经销商在合作供货的时候都是非常谨慎,毕竟开发商卷款跑路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因此,“精装房政策”究竟会给灯饰行业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灯饰商户对精装房的态度,可以用喜忧参半来形容,一方面精装房分流了市场资源,降低了灯饰卖场的人气,但另外一方面,精装房难以做到个性化,灯饰产品选择品质低,装饰性差,对中高端灯饰品牌冲击较小。
@常州永歌照明总经理郑小永:精装房政策,目前对灯饰照明商户并没什么影响。因为噱头成分更多,而且市面上所谓的“精装房”,其选用的灯具多为品牌当中的廉价灯。但是,家庭用灯要兼顾装饰性和实用性,而目前“精装房”所配的灯,多数只满足实用属性,在装饰性方面明显不足,所以业主们为了美观个性,最终还得到市场买灯,再回去替换掉。
@沈阳汇丰灯饰总经理张涛:“精装房”政策实施,对于传统灯饰照明商户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目前,主打“精装房”的开发商都会优先选择战略合作企业,集中采购,且价格会压得很低。由于采购数量大,很多厂商都会想尽办法去占有这个市场。但这对于传统灯饰照明经销商来讲,就只能看着零售市场份额被瓜分,最后只能做售后维护工作。
@成都雅致灯饰总经理许晓霞:四川省住建厅提出从2015年1月1日起,争取通过5年的努力,全省新建商品住房中成品住宅开发建设比例达到60%以上。目前,成都近两年出售的商品房基本都是精装房。对于灯饰照明行业,虽然不是所有精装房都配备灯具,但原本已被分割再分割的“市场大蛋糕”又被瓜分。
@河南法罗力电器照明有限公司总经理姜业:进入2019年,河南省成品住宅已推进有4个多年头。随着政策、标准的深入,越来越多开发企业投身到践行成品住宅产品中。以郑州为例,2019年,成品住宅开发企业达到50余家,成品住宅项目约170个,相比往年稳步提升。目前河南灯饰照明行业而言,精装房对行业冲击远不如网络截流、设计师拦截以及异业联盟拦截等方面带来冲击大,虽有影响,但还只是小皮毛。相信不远的将来,精装房渠道对行业的冲击会持续增加。
@临沂双华灯饰总经理庄智涵:对于做中高端灯饰照明产品的经销商而言,“精装房”政策影响不大,毕竟现在大部分的开发商都是直接与灯饰照明厂商战略合作,集采产品,统一安装。但从目前精装房的品质、风格来讲,还不能完全满足业主所需,还需进一步探究改善。
不过我们在市场也发现,开发商会整合一些在当地有资源、有实力的老经销商的综合服务能力,但一些传统中小经销商因自身定位不清晰,没有足够的沉淀,其所在区域的市场份额也被分割,相对而言,他们受“精装房”政策影响还是比较大的。